相约安徽·向春而行|界首“小上海”的由来

相约安徽·向春而行|界首“小上海”的由来

界首“小上海”的由来

抗战前,人们所说的界首三镇,即指原安徽省太和县所辖的界首镇、临泉县所辖的刘兴镇和原河南省沈丘县所辖的皂庙镇。当时三镇商户不足百家,人口不满五千;刘兴镇大多是农户,仅镇中小街有一、二家盐行;皂庙镇则是荒野一片。1937年,“七七”事变爆发。翌年,日寇相继攻占沿津浦、陇海铁路线的徐州、蚌埠、商丘、开封等城市。为阻日寇渡过黄河向南侵攻,1938年6月9日,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段黄河大堤,黄水蔓延豫皖苏3省44个县,受灾近29000平方公里,390万人背井离乡。黄泛区中,界首因地处豫皖交界,成为沟通国统区与沦陷区的唯一通道,穿境而过的颍河水运发达,极具战略价值。国民党骑兵二军受命驻守界首,修堤防,打土匪,保护商户,建设集镇,设置党、政、警、特等重要机关,界首“遂从战火弥漫中,畸形发展,日趋繁荣”,“变成物资集散的枢纽”,豫皖边区文化、政治、建设、经济中心,成为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,商贸人士的发财场所,贫苦难民的谋生地方,人口最多时达20多万。

1939年3月国民党骑二军军长何柱国将军在《颍川日报》撰文称:“界首经过两年来的苦心经营,一切都逐渐走上规道,一般人都把它比作江苏的上海,湖北的武昌,是豫皖的中心,在陇海路不能通车,津浦、平汉两路交通没有恢复以前,不特是豫皖商业的中心,而且是军事的要地。”从此,人们把界首称作“小上海”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赞助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赞助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