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黄镇:“一朵菊花”香飘致富“大产业”

采摘、分拣、阴干、熏蒸、烘焙……眼下,正值立冬时节,气温骤降。然而,笔者走进大黄镇史炉村彭阁家庭农场,却见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。一拢拢菊花金黄透亮、一阵阵清茗扑鼻传香、三五成群的农户采摘正忙,让人沉醉于丰收喜悦的田园景象。

 

“咱这种菊花有7个年头了,金丝皇菊主要是制作花草茶,味甘苦,性耐寒,有散风清热、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功效,观赏性也俱佳!”望着眼前的金色花地,农场负责人彭清红打开了话匣子,“从早前的20亩,发展到现在200多亩的规模,越来越红火!”

 

原来,现年48岁的彭清红是界首市颍南街道人。2016年,趁着脱贫攻坚的东风,决定放弃在上海包工的漂泊,携带积蓄返回家乡。他选择紧邻城区的农村创业,瞄准菊花产业,抱着“先试种,再规模”的思路,在史炉村流转土地,发展菊花种植。

 

“俺在这里采菊花7年了,资历最老。亲眼见证村里专门为咱农场修通了道路、菊花茶注册了商标、产品上了网络电商,平时有26个老伙计一起干。现在是采摘季节,一二百人下地干活,可热闹了!”一直在农场帮忙的农户李长远乐呵呵的说,“咱这是记工分,一天80块,家里的地也流转给了老彭,现在是家门口赚钱,不耽误接送娃儿上下学,一个月增收两三千!”

 

“万事开头难”,彭清红创业初期,面临土地、技术、人力等要素保障的三重考验。为了壮大村级产业,史炉村村委会多方协调,反复入户做工作,集中流转了500亩土地,用于早期菊花种植和后期规模储备。村里的驻村工作队则立足自身优势,邀请界首市农业部门专家前来“把脉问诊”,传技术、购设备、做维护,逐渐解决了技术难题。同时,大家齐心协力,组织120余名农户到农场务农,解决农忙季节人员紧缺的问题。

 

“这里的菊花亩产100公斤菊花,现在一公斤卖到150元。一亩地抛去地租、种子、人工方面1000元的成本,亩均利润在14000元左右。这两年,金丝皇菊注册了“郁秋缘”商标,在合肥农展会拿了金奖。网上电商开通后,附加值就更高了。眼前的200亩地赚了两三百万类,还带动120户农户年内户均增收3000元,真是金色产业。”该镇科技特派员李超评价道。

 

“一朵小菊花,致富大产业”。据了解,在大黄镇,像彭阁家庭农场这样的特色种植大户共计36家。近年来,该镇按照“一村一品,一业一策”的思路,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积极发展胭脂脆桃、阳光玫瑰、金丝皇菊、非遗竹编等特色产业,产品销往全国各地,带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。今年以来,该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0万元,助力4千余户群众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,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。(姚易承)

 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赞助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赞助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