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光武镇大刘寨村瑞雪农业水蛭养殖基地,一排排整齐的养殖水箱映入眼帘,晾晒架上挂满了晒干的水蛭,工人正忙着将干水蛭装车,准备发往中药材市场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
提起水蛭,人们第一印象是“吸血虫”,这种让人望而生畏的软体动物,却是基地负责人刘雪峰眼中的宝贝。“水蛭又称蚂蟥,作为传统中药材之一,具有破血通经、逐瘀消癥等功效,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,有‘软黄金’的称号。”刘雪峰乐呵呵地说,“我养殖的是宽体金线蛭,它不吸血,以田螺肉为食,有很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。”
以前,水蛭的获得主要靠自然捕捞,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,野生水蛭资源锐减,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,市场需求激增。刘雪峰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商机,于是走上了养殖水蛭之路。
今年4月份,刘雪峰成立了界首市瑞雪农业有限公司,租用了40亩村集体经济设施农用地,建设41个水产养殖水箱。养殖基地建成初期,刘雪峰把这里当成了新家,吃住在基地,购买水蛭养殖方面的专业书籍,仔细研读,还向农业专家和有经验的同行请教。经过不懈努力,刘雪峰掌握了水质调节、蛭种投放、食料喂养等技术要点,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。
“水蛭是野生动物,人工饲养起来并不容易,幼苗阶段要把握好食料、水质,防止鸟类偷食,夏天还要架上防晒网防止水温过高影响水蛭生长。”回顾养殖初期那段时间,刘雪峰深有体会地说道。
为了最大限度利用水箱资源,刘雪峰创造性地在水箱里投放了锦鲤、草鱼等鱼类。鱼类以水蛭吃剩下的腐食为食,既净化了水质,鱼类长大后又可以当观赏鱼和食用鱼进行出售,增加了水蛭养殖附加值,实现了“一水多用,一季双收”的良好经济效益。
如今,刘雪峰辛勤的付出也收到了丰硕的回报,他养殖的水蛭已陆续成熟,获得了大丰收,吸引了不少中药材商人前来收购。“干水蛭的价格现在是一斤700元左右,基地每个养殖周期能产鲜活水蛭大约25000斤,全部按干货进行出售的话,能实现27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,扣除各项成本,全年能实现80万元左右的净利润。”刘雪峰粗略算了一笔账,笑容满面地表示。
展望未来,刘雪峰表示他计划扩大养殖规模,雇佣村民参与进来,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增加村民的务工收入,为有意养殖水蛭的村民提供技术支持,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,让水蛭养殖这一特色产业在光武镇落地生根,发展壮大。
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,近年来,光武镇立足实际,加快调整产业结构,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产业,让小产业逐步释放大活力,助力村民稳定就业增收的同时,助推乡村全面振兴。(谢迪 张永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