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哒哒哒,哒哒哒……”朝阳初上、薄雾氤氲,在砖集镇腰庄村创业园旭派服饰有限责任公司,宽敞明亮整洁的车间里,上百台缝纫机“哒哒哒”地响个不停,拉布、裁剪、缝纫、质检、装箱,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
“自从村里有了这家企业,我和邻居就到服装制衣厂上班了。在这里工作时间灵活,每天有时间照顾孩子做作业和照顾年迈老人,保底工资两千元起,工作环境好,工资有保底,离家近且方便,我感觉特别满意。”腰庄村留守妇女张燕高兴地说。
每年春节过后,是去大城市务工还是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,在农村家庭总会面临这样的抉择。为了让更多家庭不再困扰,能够留在家中就能挣钱。砖集镇通过实施农村居民就近就业“132”工程,通过发展壮大劳动密集型乡村产业,带动农村闲置和半闲置劳动力实现就业,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,让越来越多的家乡人,过上理想生活。
从上海到界首,从省外到家乡。如今,砖集镇居民杨亚楠的打工之路越走越近。
“村里有了服装厂,真实太方便了。我之前一直在上海打零工,由于学历较低,找不到好工作,干了一些兼职,但是收入低,生活没保障。村里的干部了解我的情况后,便向我推荐了这里,发现这个工作挺适合我,能照顾家还能挣钱,每逢节日还有年节礼品、加班费等福利,真是太棒了。”杨亚楠说道。
杨亚楠所在的腰庄村,也紧抓机遇,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等,引进旭派服饰、源隆塑业等企业5家,带动380余人就业。
就业创业连着民生冷暖、万家灯火,是托起“一老一小”更加有“温度”生活的关键所在。为进一步拓宽农村闲置劳动力创业就业门路,让更多群众掌握一技之长,砖集镇针对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群众,强化创业帮扶支持,实现创业就业增收。
“大家先把配料浸泡半小时,然后把牛油、猪油放入锅内大火加热,等锅中牛油融化之后,再倒入色拉油。随后控制油温,将已经准备好的葱段和小料一并倒入锅中用小火加热进行炸制。”近日,一个小吃培训班在砖集镇开班,吸引了众多小吃爱好者前来学习美食技能。
砖集镇小吃培训班是今年培训班所培训的内容之一,也是社保所和乡村振兴工作站共同探索的新模式,社保所专门设置就业创业咨询窗口,收集村民创业就业意愿。平日里,有就业创业需求的人会来这里咨询,寻求帮助。
“这个窗口设置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创业就业咨询,还与辖区内企业、工厂进行联动,促进资源共享,提高居民就业覆盖面。”窗口负责人说道。今年以来,社保所已开展了三期培训班,89余名群众已通过培训上岗就业。
“促进村民就地就近就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‘132’工程的核心意义,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农村地区‘造血功能’及自我发展能力,提高群众生活质量,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,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再上新台阶。”砖集镇有关负责人说道,截至目前,砖集镇“132”工程已累计新增就业132人。(骆振坤)